历史沿革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药学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前身是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承担了药学专业的实验课程。2011年药学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16年11月通过四川省教育厅验收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课程体系
中心基于“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实践过程,结合药学专业认证标准,将多门传统实验教学内容整合成为“药学基础实验”和“药学专业实验”两大块,其中: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组合成《药学基础实验》,对这几门药学基础化学原实验课程中重复或相近的实验项目进行了删减整合,增开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将原有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剂学实验、制药机械设备实验、生药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理学实验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中分散的、有关联的实验内容有机组合成《药学专业实验》。以上两门实验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同时就学生应掌握的有关实验基本常识、实验原理、仪器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制订了实验考核计划、评价标准并细化考核的具体要求,从而建立考核内容全面、标准严格、可操作性强的《药学基础实验》《药学专业实验》课程评价体系。该体系总评由平时成绩、基本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基本理论考核成绩(网络课程中心在线测试3次)占总成绩的30%,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实践教学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有效扭转了很多学生原先“重理论课、轻实验课”的状况,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了学生在实验课堂上争先锻炼基本操作技能,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也随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师资队伍
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13名,其中专职人员11人(实验技术人员6人)。教授1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7人。
现任主任,应雪,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药剂学领域研究,主要从事靶向药物制剂研究、新型纳米药物载体递送系统、抗肿瘤药物载体传递系统及其调节机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1项,校级课题4项。在该研究领域J Control Release.、Pharmacology、Mol Pharm.等国际杂志上发表SCI 研究论文20余篇,中国专利授权4项,2015年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中国药学会、中国颗粒学会;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Drug Delivery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审稿人。主持各类教学课题4项,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主编教材1部,参编3部,参与《Biomaterials Engineering》中第一卷的编写工作。
环境与设备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约6037平方米。有实验室33间,其中学生实验操作室10间,能同时容纳400余人。实验室有1000元以上仪器共641余台件,价值1853余万元。中心面向全校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生物制药等8个专业开设相关实验课程,年承担实验教学31105人次,实验教学人时数326200个,还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
实验教学效果
中心通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材和实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加强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系统化,严格规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显著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层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科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优良的教学环境,这些都保证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熟悉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本科生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获“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3项;获“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四川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